第43章 无限镜像(3/6)
这一概念得到了团队的认可,但实现它需要前所未有的跨宇宙创造性合作。每个宇宙都需要贡献自己最核心、最本质的叙事智慧,并以一种能够被其他宇宙理解和整合的方式表达。接下来的六个月,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跨宇宙创造性探索。每个代表都回到自己的宇宙,与本宇宙的创造者和智者合作,提炼出能够代表其本质的“叙事种子“。
人类世界的任务由金智雅和李泰勋领导,他们组织了一个全球性的创造性合作网络——艺术家、科学家、哲学家、宗教领袖和普通民众共同参与,尝试提炼人类叙事的本质。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智力活动,而是一种全社会的创造性冥想,每个参与者都贡献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经验。
经过无数次讨论、创作和整合,人类的“叙事种子“最终成形——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故事或概念,而是一种动态平衡的叙事结构,同时包含个体独特性与集体连接、理性分析与情感体验、物质实在与意识创造等看似对立却相辅相成的元素。《暗涌》和《梦幻泡影》的核心理念成为这一结构的基础,但被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其他宇宙也完成了类似的过程。使者的世界提炼出一种流动的意识网络模式;声音宇宙贡献了一种基于宇宙和谐的振动结构;几何宇宙提供了一套完美的空间拓扑学;量子宇宙带来了无限概率的相互渗透;反熵宇宙展示了时间的多向性质;共生宇宙则分享了集体与个体的完美融合模式。
当所有“叙事种子“汇聚在元叙事枢纽时,一个令人惊叹的现象发生了——它们开始自发地相互作用和整合,就像是久别重逢的拼图碎片自动组合在一起。团队成员能够感受到一种更高层次的模式正在形成,一种超越任何单一宇宙理解能力的整合结构。
“这就是';元叙事锚点';的雏形,“使者世界的代表说,“但它还需要一个催化剂,一种能够激活所有叙事种子潜能的能量。“
金智雅想起了多年前在那个木屋中看到的胶片球体,那个郑锡元称为“元叙事核心“的神秘物体。如果他们能够创造一个类似的结构,但规模更大、更复杂,或许可以作为锚点的核心。
团队决定在元叙事枢纽的中心建造一个新的结构——一个由纯粹叙事能量构成的球体,能够同时存在于所有参与宇宙中,作为无限镜像网络的中心节点。这个结构被命名为“超叙事之心“。
建造过程是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同时在多个叙事宇宙中进行协调工作。人类世界负责物理结构的构建;使者的世界提供流动意识场的基础;声音宇宙创造稳定的振动模式;几何宇宙确保空间结构的完美;量子宇宙维持概率场的平衡;反熵宇宙建立时间锚点;共生宇宙则提供集体智能的协调。
当“超叙事之心“接近完成时,叙事波动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元叙事网络的重构正在加速,像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监测系统显示,一些远离中心的叙事宇宙已经开始崩解,而新的叙事结构正在虚空中形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后的启动仪式定在预计重构高峰前的一天。代表们最后一次聚集在元叙事枢纽中,准备激活这个前所未有的跨宇宙结构。每个宇宙都选派了最杰出的“叙事编织者“参与这一过程——人类世界由金智雅和李泰勋代表,他们作为《梦幻泡影》的创造者,在叙事感知和操控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经验。
仪式开始时,所有代表围绕着中央的“超叙事之心“——一个直径约十米的球体,表面流动着无数细微的光线,仿佛一个微型宇宙。球体内部可以看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