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体育小说网

体育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大明文魁 > 1422.第1400章 火耗归公

底色 字色 字号

1422.第1400章 火耗归公(5/9)

,同时也不要硬顶,你们在屯粮公费上与漕运衙门尽量拖着不让漕船开拨,而本辅会在漕期上严催漕衙!”

    数日之后,王锡爵与天子之间的密信为百官所知晓。

    为此王锡爵遭到满朝攻讦。

    王锡爵遭最信任的学生背叛,于是写信给天子明言他不问世事,再无回朝之心。

    天子收到王锡爵信后,默然良久。

    王锡爵本就犹豫是否起复,眼下出了此事,更坚定了他养老之心,如此他是再也不会复出了。

    天子虽一心要启用王锡爵为首辅,但也明白已是不可能。

    而这个时候授林延潮上疏,言去年新铸的万历银币三十万两,结果老百姓持之去州县缴纳秋税时,遭到地方州县的拒收。

    天子一听大怒,竟有这事?万历银币是他当初听从张位建议,以七银三铜铸的新币。

    这第一批银币是以倭人战败后,向明朝进贡的石见银山所产的白银所铸。

    当时倭人赔款输银大明二十万两,天子算数很好地拿作三七二十一铸了万历新币。

    新币铸成马上送至,他看过后对于成色很满意,更重要是从此朝廷要多一项财源了。

    这三十万两一部分被天子作为两宫建造之费,一部分拿去赏赐王公大臣,后宫嫔妃,还有一部分作为阵亡朝鲜将士的抚恤。

    而最大的部分经内阁奏请,作为河南,山西二省赈灾款项下发。

    结果御史上奏就在河南,竟有地方官拒收万历新币,要不然要他们额外缴一笔火耗。

    此事令天子震怒,他正要下令严办这御史,结果林延潮言先不急,派官员到地方明察暗访看看还有无此事。

    结果一查不是一个县,而是十几个县都存在拒收新钱的现象,或者是要他们另缴一笔火耗。

    此举令天子震怒。

    大明有了石见银山的输入后,准备将银钱,从称量货币改为银本位制。

    比如这二十万两倭银,铸成了三十万两万历银币,其中利差的部分就是铸币税。但此举遭到了地方官府的反对。

    因为原先称量货币时,火耗是归地方所有。朝廷铸币之后,等于火耗部分收入就归中央所有了。

    如此对于地方州县而言,如同短了一大笔收入,自然万历新钱遭到抵制反对。

    而这只是第一批银币,今年明朝与倭国在朝鲜铁山市贸将达到百万之数。

    林延潮代表朝廷,已与梅家等十几家海商谈妥。

    明朝海商与倭国,朝鲜商人交易,一律采用金银铜,其余一律拒收。

    而海商得来金银铜以及关税一律上缴给明朝,不得私自带回国内。明朝将负责派兵从辽东陆路将这笔钱运回京师,如此一来可以避免海上运输漂没的风险,二来明朝朝廷将海商所得的金银铜一律用万历银币的方式折算兑现。

    为了方便流通,明朝第一家票号就应运而生。票号总店设在京师,太仓,朝鲜铁山各有分号。海商在铁山将海贸得来的银两上缴给朝廷后,会从票号拿到一张银票作为凭据,然后海商到了京师或太仓都可以将银票兑现成白银,票号从中向海商们收一定的手续费,同时还能放贷。

    至于这票号归谁,也是引起了一番各势力的博弈。

    大约有十二家海商入股其中,同时还有户部,工部的股份,天子也在其中,而且占了不小的份额。

    因为海贸兴起,作为连接京师和朝鲜之间的辽东,其战略地位大大增强,设立辽东布政司的呼声再次在朝堂上被提及…

    当然这一切存在的前提,都是万历银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西北脊梁 作为路人甲,我抢走攻一啦! 嫁给霸总老攻后爽飞了 让暴君怀崽后死遁了 我有三个霸总哥哥 及川前辈,请帮帮我! 十九世纪伦敦养家日常 摄政王喜提腿部挂件[重生] 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