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天份跟命运(2/3)
的, 普通人没有那样深刻的领悟和洞见,所以小小的一个灵魂都搞不定,还有人活着就是活着,当他离世的时候,他所有的一切都是知道的, 竟还有不知道自己是死人的死人,太荒谬了,可见所有这些混乱都是如盲如鼔的他们因为智慧不够才不能正确理解和认知的。 什么叫阴,什么叫阳,阴并不是你看不见的思想,或者灵魂,所有的思想和灵魂都是有灵性的,那不是阴阳,那只是需要另一个更好的地方而已。 所以女帝心想,确实,所有这些都是他们从未明白的道理,一定要在自己的世界里,让他们逐一明白过来。 所以希望也不能寄托在别人身上,于是玄墨,再一次展开了卷轴,一幅美人图显现了出来。那是在一个庭院里,竹林旁边,有一正在汲水的女子,她云鬓上插了一枝花,旁边有一只狗和一只猫正在玩耍打闹嬉戏。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远处有一个低头锄地的老翁,一个篮子躺在地上,里面有几个土豆。一个戴斗笠的行脚僧走了过来,在他背后,是一个蓬头垢面的影子,若隐若现。 这是画的三千年前,有一个出家的高僧,以他毕生的修为超度他的施主, 但是他的法力还是不够,不明白为什么不能去极乐世界的僧人和已经变成鬼的施主,一起动身,打算寻找菩萨的极乐世界, 他们到了一个村子,见到了一个女人和一个老翁,正在路上走着的情形。女人把水装进罐子里去,僧人见了,也讨些水喝,女人给了一只瓢,他舀了一些喝。 “你身后的朋友就不渴吗?” 她问他,僧人吓了一跳,因为他想只有他才能看到施主,没想到这个女人也能看到。 女人等僧人喝完水,转身又舀了一瓢,放在地上,施主已经好长时间没喝过水,也没吃过东西了,他感激不尽的俯下身,在瓢里喝了,女人竟然开始跟他说起了话。 “你去过无尽桃源吗?” 她问施主, “那是什么地方?” 僧人和施主都很好奇 ,因为从来没有人跟他们提起有这样的地方。女人笑了,为什么施主已经离开了他的身体,无拘无束了,可是他的心里还不幸福呢? 还有僧人,为什么不能像他所想的,以一卷金刚经,帮助施主超拔出来,到有许多莲花的阿弥陀佛所在的净土。这是他们的理想 ,不是吗? 时间好像又回到了从前,僧人记起他在寺庙里的时候,每天都有人过来找他喝茶,论经,一拨又一拨的人过来了,喝了茶,聊天,又都走了, 第二天依旧如故,他们带来外面世界的种种故事,工作上的,家里的,种种烦恼和开心不开心的事情,都让僧人听了个遍。 施主也经常去找僧人喝茶,每一次都带几盒糕点,一袋水果,和不多但是还是他心意的供养。他在僧人房间里看到站立的菩萨像,这是接引我的姿势啊!他想。 僧人让远来的他们坐下来,静静心,安慰他们不要太在意这个世界的得与失,可是他们未必明白,只是聚在一起的机会很快乐,所以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来,喝完茶,又恋恋不舍的走了, 下午,他做完晚课,吃完饭回到房间,这是一天当中最安静的时刻,他的菩萨像 ,忽然轻轻的叹了口气。 玄墨把笔拿起来,在画卷上添了一朵牡丹花,顿时整卷画都另有了一种富贵气。 他走进画卷,也走进了僧人的客堂,僧人也邀请他一同去饮茶,玄墨没有拒绝,只是他多看了门口的大银杏树一眼,银杏树的叶子金黄,十分美丽,这是一棵要三四个人才能合抱过来的老树了。 他们上了楼梯,到了僧人的房间里,他的桌子对面,是一幅字,“禅心”,还有一幅荷花图,那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意思。一众人已经聚齐了,便三三两两的介绍起自己来。 玄墨听他们说话,只是静静低头喝茶。施主也在,那是他还活着的时候,玄墨的卷轴把他带入了他们的世界。 而寺庙里的湖心亭那里则是另一番景象,一个身穿藏装的老喇嘛,看上去有六十岁了吧!在他身边有一男一女,男人不说话,闷头抽烟,那女人热情高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